老翁疑被插錯喉亡死因續訊 主診醫生指曾轉用血壓藥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0/01/14 19:48

分享:

分享:

死者主診醫生林棋煒(右)。(經濟日報記者攝)

患有哮喘及慢性氣管阻塞病的74歲老翁,因氣喘而到屯門醫院治理後亡,死因研訊今(14日)續。負責治療死者的主診醫生指,死者的血壓曾持續上升,他轉用藥物拉貝他樂,而沒有選用更好的Esmolol藥,原因是取藥需時,怕未能及時搶救。

死者邱名伴(74歲),於2016年5月16日在屯門醫院證實死亡。死者的主診醫生林棋煒作供指,5月15日晚上起在深切治療部開始治療死者,林稱替病人更換喉管時,已確保喉管正確插到氣管,並曾以窺喉鏡觀察喉嚨位置。

林續指將喉管插入後,他聽到肺部有氣喘及雜音,加上根據呼吸機上圖像判斷,他幾乎肯定是插中氣管而非食道。林承認,檢查有否插錯的喉,最高標準需要使用一部檢測二氧化碳含量的儀器,但因搶救時間緊迫,未能為死者駁上儀器,林亦指駁機亦非醫院慣常做法。

林醫生又指,他於5月15日晚上接手後,為阻止死者血壓持續上升,放棄一直沿用的藥,轉用顧問醫生不建議使用的拉貝他樂血壓藥,林指該藥能有效快速降血壓,根據他本身的醫學知識,清楚藥物的副作用,遂將用藥減半,並延長施藥時間,雖然最終仍引起氣管痙攣,但林即時使用氣管擴張藥物作抗衡。

林補充指,有一種更好的藥物Esmolol,並不影響支氣管收縮,但從醫院藥房取得需要起碼半小時,他遂不考慮使用。死者家屬問及,為何明知有更好的藥物,卻未有預先準備。林醫生回應指,該藥物亦有副作用,而且當時舊藥劑量仍有上調空間。

時任屯門醫院病理學家張世彥根據解剖報告作供指,死者曾哮喘發作,及後呼吸系統衰竭,或是導致死亡的原因。時任屯門醫院病理學家李煒崑作供時,同意醫管局代表律師指,死者本身患有的慢性肺病可以致命。家屬則要求李解釋死者死後腹部漲的原因,李指他並無觀察屍體有腹部漲的情況。聆訊明續。

記者:林欣樂